今年初在京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要重点抓好12个方面的工作,包括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其中,因地制宜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工作任务之一。
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可有效缓解“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城市病。
2022年7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要求,推进水电气热信等地下管网建设,在新城新区和开发区推行地下综合管廊模式,推动有条件城市路面电网和通信网架空线入廊入地。
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多地积极提速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发展韧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下管线住进了管廊“大别墅”
在王府井步行街下方,北京市首条穿越老城区商业核心区,并与轨道交通8号线三期共建的综合管廊于近日主体完工。
近年来,北京曾经难解的“城市病”,随着一条条地下综合管廊的建成得以有效缓解。城市各个方向,地下“巨龙”正为城市输送着水、电、气等资源。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地下综合管廊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截至“十三五”末,全市建成并投入使用综合管廊32条,总长度199.69公里。入廊管线包括给水、排水、热力、天然气、电力、通信、真空垃圾和其他(含供冷、医疗供气)共8大类14小类管线,入廊管线总长度为2640公里。
不只是北京,实际上,自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之后,我国多地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开始提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一级巡视员邢海峰介绍,2015年至201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财政部共同组织开展中央财政支持综合管廊试点工作,先后确定2批共25个试点城市,带动全国探索综合管廊建设,推动从“该不该干”向“怎么干”的认识转变,逐步扭转“重地上、轻地下”的现象。
与此同时,多个城市也相继发布了地下综合管廊相关的建设规划或管理条例。
例如,《重庆市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提出,“十四五”期间,重庆将结合城市更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道路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举措,大力推进量大面广的缆线管廊建设。至2025年末,力争城市新区新建道路综合管廊配建率不小于30%,预计建成综合管廊廊体约815公里。
从实际效果看,在应对台风、内涝等方面,不少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作用已初步显现。
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北京市通州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地下管廊管线事务中心工作人员马志鑫感叹,以前水、电、气、热等管线维护过程中,免不了对地面“开膛破肚”,甚至建设一条管线、处理一个应急事件,还要征求多个部门或企业的同意,典型的“九龙治水”。但有了综合管廊,这些管线实现统一规划、建设、管理,如果有管线想进入管廊,只需经过管廊业主方一家单位的同意,这相当于管线住进了管廊“大别墅”,享受物业“管家式服务”。
此外,地下综合管廊还促进了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比如减少了架空线和管线直埋敷设的用地需求,能有效节省土地空间;释放的土地资源收益回报还能为偿还建设贷款提供有利条件。据测算,仅25个试点城市5000余公里的高压架空线入廊,就增加了2800公顷可开发建设用地。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技术中心副主任张广厚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城市年均新增道路里程约2.5万公里,按10%配建地下综合管廊测算,年均新增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需求2000多公里。
“此外,我国城市道路已形成50万公里规模存量,城市更新、旧城改造等带来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保守估计超过1000公里。”因此,张广厚分析认为,总体来看,“十三五”期间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年均建设需求超过3000公里。
实际上,从2015年开始试点,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279个城市、104个县,累计开工建设管廊项目1647个、长度5902公里,形成廊体3997公里。
“智能大脑”助力运维管理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各类看得见的重大工程火热建设的同时,地下也“别有洞天”。目前,副中心已建成地下综合管廊60条,总长超过67公里。
日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驱车来到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区。地上难觅纵横交错的架空线和各种井盖,疏朗开阔的城市空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不远处,北京环球度假区游人如织,园区内的水电气热、通信等多种能源供应稳定传输,这些都归功于地下综合管廊。
走进北京城市副中心文旅区综合管廊监控运营维护中心,一整面墙的大屏幕上,各色图表实时呈现各条管廊环境与设备运行状态,通过自动提炼分析运维关键指标,动态计算显示着每条管廊的“健康指数”。
“这个运维管理平台创新应用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IM+管廊融合技术,实现了在役管廊数字化安全运维以及全业务、全流程、全天候、全景式的管廊全生命周期管理。”综合管廊运营方北京建工建元城投公司平台架构师朱静说,自2020年4月综合管廊投入运营以来,已安全运营1090天。
据了解,文化旅游区管廊采用人工检查、视频轮巡、四足机器狗(示范段)等多种手段开展智能巡检,实现巡检路径图上规划、点线结合、计划自动排程、任务自动下发、音视频远程沟通等功能。巡检人员配备智能安全帽和手持智能移动终端,可即时交互、流程引导式操作,问题一键上报,目前已支撑管廊结构、设备巡检总里程超过9万公里。
本刊记者经过严格登记,戴上安全帽,在工作人员带领下,从文旅区综合管廊监控运营维护中心乘坐电梯来到地下约10米深处的综合管廊。高3.6米、宽4米的综合管廊干净整洁、灯火通明,各种管线井然有序。工作人员手持移动终端在廊道内从容巡检,管线工况数据、维修保养情况在AR眼镜内直观显现。管廊监测设备动态记录氧气、湿度等管廊内环境数据,通过专用网络传输到私有云平台,集中体现在地下空间智慧运营管理平台上。
“未来,将进一步把机器人、无人机系统深度运用到管廊内/外巡中,以全天候、全自动、全覆盖的巡检方式减少人工参与度,力求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精益维检。”北京建工建元城投公司项目经理高博介绍。
地下综合管廊智慧管理已成为大势所趋。去年3月,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首条智慧化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完成。这条地下综合管廊分为电力舱、综合舱和燃气舱,同时配置了环境监测及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和智能化通信系统,用来对管廊进行实时监管。
同样,安徽省合肥市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搭建了相关安全运行监测平台,实现地下综合管廊本体、入廊管线一体化在线监控管理。
专家表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一个城市的内在“名片”。现阶段,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来统筹协调,在满足城市居民基本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重复建设、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返回列表>> |